方修睦,漢族,研究員。1954年生于吉林省前郭縣。
1978年3月在哈爾濱建筑工程學院暖通專業學習,1982年畢業留校工作。先后在哈爾濱建筑工程學院、哈爾濱建筑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從事教學、科研工作,直至退休。
主要從事建筑節能技術及理論、供熱系統節能技術、智慧供熱技術及建筑能量系統計量收費方法的研究。1999年獲建設部“有突出貢獻優秀中青年專家”稱號。
曾任:建設部城鎮供熱專家組成員,中國建筑節能協會專家委員會專家,中國建筑節能協會區域能源專業委員會副主任,中國建筑節能協會城鎮智慧供熱專業委員會副主任,中國建設標協城市供熱專業委員會副主任,中國城鎮供熱協會可再生能源供熱供冷工作委員會副主任,中國智能供熱制冷產業技術創新聯盟專家委員會副主任等職。
2023年6月30日-7月1日,首屆精準供熱安全節能高峰論壇在威海舉行。應活動主辦方北京瑯元精準供熱技術研究院的邀請,方修睦教授作為論壇分享嘉賓蒞臨威海。在活動前夕,方修睦教授接受了北京瑯元精準供熱技術研究院公眾號專欄“精準供熱大家談”的專訪,同時還參觀了山東瑯卡博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品牌展廳,進行了專業指導和技術交流。
初見方修睦教授,給人感覺是一位睿智且慈祥的長者。他白發蒼蒼但精氣神十足,聽到供熱產品介紹時依然饒有興趣、認真詢問。讓人不得不感嘆深耕于供熱行業四十年學者的這種嚴謹的專業態度和謙卑的品格……方教授:主要是和經歷有關系。我最早從建筑公司出來,學過木工、搞過土建,也做過水暖。正好趕上七七年高考這個機會,到學校之后才真正開始接觸暖通這個專業。留校之后,老教師們言傳身教,像郭俊教授、賀平教授,都是當時比較知名的專業創始人。一開始是在他們的帶領下去做供熱研究,所以越做越覺得有事可做,興趣始然,有一種探索的樂趣在里面。2、小瑯:針對現在供熱行業現狀,您對“智慧供熱”的技術架構做了系統性的分析。如果能全面落實,會對供熱行業產生怎樣的影響? 方教授:供熱行業里有設備制造商、系統集成商,還有設計、建造、運行,最后交到供熱公司,這是一個完整的系統。依目前的狀況來看,最大的問題是運維企業的整體素質還滿足不了需求。 智慧供熱主要解決的就是運維問題,簡單來講就是已經建成的系統到了供熱企業,企業該怎么去運行?運行過程中該怎么決策?它可以把已有的先進研究成果、理念、對系統的認識、一些設備制造廠商提供的技術都集合起來,再加上信息化和新的傳輸技術,才使得“智慧供熱”到今天能真正落地。實際上供熱領域很早就有人在探討這個問題,可惜那時沒有條件能做到“智慧供熱”,F在,“智慧供熱”可以把領域里的最新成果、理念交給運行人員,讓他們足不出戶就有專家從旁指導運行。最終的節能問題也是需要靠運維的人員真正的去實踐、落實。 原有的老一輩供熱人員,都是從事其他行業或臨時湊起來的,并且當時都是人工去運行一些小鍋爐,跟現在的模式完全不一樣。一旦走入“智慧供熱”后,對工作人員的基本素質要求越來越高。雖然這些年有一些新鮮血液進入這個領域,但他畢竟不是做這行的,新的理念跟不上。 要想真正達到全面的“智慧供熱”,不僅要有一個好的平臺,有一個好的系統,最主要的是要有一批好的運維人員,不然可能還是一句空話。目前來說“智慧供熱”能運行,但恐怕還沒有發揮真正的作用,打折扣了。另外一方面是對系統的認識需要更新迭代,它不斷的發現并提出問題,需要研究人員解決問題再反饋回來,這樣智能化水平才能越來越高,才能真正反映這個領域的需求,真正做到這個行業的智能化和智慧化。3、小瑯:對于在供熱行業做技術研究的年輕人,作為師長、前輩的您有哪些忠告和建議呢?方教授:這些年,供熱行業的人社會地位普遍不高,和當初這個行業所需人才門檻低,包括社會對他們的期望不高都有關。隨著國家經濟的高速發展,這種“雙碳”目標的要求,再加上新技術的出現,供熱行業實際上變得非常復雜,需要解決很多前所未有的難題。應該說供熱行業是年輕人可以大有作為的一個非常大的舞臺。無論哪個行業,總是有高潮有低潮,但做供熱行業是沒有失業的。因為第一,對人的基本素質、知識儲備量、技能要求都很高。第二,供熱是社會剛需,需求面廣,很多問題有待解決。例如在供熱實際運行的環節里,發現新問題就會有新的想法,可能促動工作人員去開發新產品,或者去探尋新思路。當行業需求量大且要求又變高時,社會地位會不斷提高,待遇也會隨之有所提升。這樣就希望有志的年輕人,能夠真心投入到供熱行業奮斗一番。因為這個行業對個人而言,還是有很大的成長空間。4、小瑯:您參加“精準供熱 安全節能高峰論壇”,以及蒞臨瑯卡博公司進行參觀指導,分享一下您的感受?方教授:我感覺就是隨著智慧供熱、精準供熱的發展和技術的進步,人們會越來越認識到溫度的重要。因為供熱的目的,最終就是解決老百姓需求的溫度。瑯卡博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堅持做溫度面積法,技術路線是對的,另外一個圍繞著供熱計量和平衡去研發新產品和設備,有一些新的理念像“精準供熱體系”的概念,確實是在進步,看到了企業有一個遠大的志向,這個非常好。通過這次對方教授的專訪,我們深刻地感受到方教授極高的專業度和“深耕細作、篤行致遠”的研究精神。從年輕時畢業至今,在供熱領域研究四十年之久,經歷了大時代的變遷、技術的革新,依然保持初心,總結經驗和教訓,持續地輸出與時俱進的技術觀點反哺新一代的供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