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威海熱電集團智慧供熱調度大廳的智能大屏上,實時顯示供熱參數、供熱站運行狀態等數據信息。
數據“知冷知熱”,供熱服務也從“事后被動處理”變為“事前積極干預”“事中動態調控”,這不僅保證了用戶室內溫度的穩定,同時推動了供熱系統低碳環保運行。近年來,威海熱電集團持續加大科技投入和技術創新力度,建成智能化集中供熱生產指揮調度系統,通過對供熱管網、熱力站加裝遠程監測監控設備,運用信息網絡技術,實時進行熱網監測、遠程調控、生產調度指揮。去年,在持續優化供熱智慧平臺功能基礎上,對77個站房、3400個單元進行智慧化改造。目前,調度大廳對熱網調節周期已精確到了“分”,成功實施了“熱源、管網、換熱站、樓宇、用戶”五級智能調控。通過大屏幕,可清晰看到供熱系統的各項參數隨著外界溫度的變化而調整,確保了供熱質量的穩定和提升!耙劳兄腔酃嵯到y,我們可以綜合用戶用熱狀況、管網運行狀態,實時調整供熱溫度,做到精準供熱、按需送熱!蓖犭娂瘓F工作人員介紹說。為讓面向居民端的供熱服務更加“精細化”,威海熱電集團主動為熱用戶安裝了2萬余臺戶溫測量裝置,不僅可呈現“一對一”戶內溫度,而且便于第一時間掌握熱用戶室內的實際供暖效果,第一時間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此外,還做到對整個小區供暖情況的精準研判,根據用戶的需求來調整供熱設備的運行,確保熱用戶室內溫度始終保持在舒適、恒定的范圍內。近日,威海熱電集團熱電聯產項目進入EPC招投標階段,配套供熱管網規劃方案初步編制完成。該項目可實現高參數、大容量、低能耗、低排放,將推動我市能源結構優化、清潔高效發展。近幾年,威海熱電集團強力推進小燃煤機組及配套鍋爐關停工作,截至目前,在確保區域熱力接續安全、不影響民生采暖的前提下,已關停585t/h容量的小燃煤鍋爐和42MW容量的小機組。在連續多年供熱能耗降低的基礎上,威海熱電集團踏上了清潔能源多能互補之路,不斷擴大華能電廠熱源利用水平,加快推進華能熱源高新區供暖工程建設進度,目前市區換熱站即將進行主體框架施工,補充熱源缺口,保證主城區供暖質量。同時,對集團下屬公司中水處理系統、鍋爐煙氣余熱、脫硫漿液余熱等進行回收并用于居民供熱,年節約成本約500萬元。威海熱電集團的“綠色轉型之路”還有很多:在市域范圍內建成新能源汽車充、換電站9座,同時不斷完善場站運營制度;建設威海市充電基礎設施監管運營平臺,深挖充電大數據“富礦”潛力,培育數據服務、數據產品等新業務;積極參與核電建設,推進威海熱電集團入股石島灣核電項目,為核能及新能源綜合利用貢獻熱電力量。1月8日清晨6時,威海熱電集團新都一區換熱站內燈火通明,“供熱管家”杜志強拿著筆記本,認真記錄著儀表顯示的電壓、電流、補水量、熱網溫度等參數。查看站內運行數據,是“供熱管家”每天早上的首要任務,廣大熱電人以實際行動守護著市民的溫暖與舒適。
威海熱電集團市區公司運行人員在戶外維護供熱設備。
——進入供暖期后,500多名“供熱管家”利用與網格員共同建立的小區服務群眾微信群,與用戶實現“點對點”對接,他們穿梭在各個樓棟,奔忙在居民家中,及時上門幫助用戶排查問題,保證片區居民供暖。——鍋爐車間,巨大的鍋爐轟鳴著,爐膛內爐火熊熊,巡檢人員穿梭于設備之間,仔細檢查著每一個部件,確保鍋爐高效、安全運轉。——供熱客服24小時在線,記錄著用戶的每一個需求與遇到的問題。——為保障熱源穩定輸出,供暖開啟前加大煤炭儲備力度,煤炭始終保持2個月的儲備。去年,威海熱電集團充分利用市政新修、大修道路和雨污水改造工程的契機,從發展用戶、消除安全隱患、優化管網布局方面統籌實施管網建設,積極推進華能熱源利用供暖工程、文登開發區至蔄山主管道工程,環翠區、高區、經開區、榮成好運角、文登及文登開發區管網已全部實現互聯互通。其中,環翠區、經開區、高區由華能、博通、市區、魏橋、初村五個熱源互備互用,蔄山、文登、文登開發區由南郊、文登、文登開發區三個熱源互備互用,通過管網互聯互通及熱源互備互用,保障了管網安全穩定運行,保證了居民用戶的取暖需求。去年,威海熱電集團還對31個老舊小區供熱設施進行改造,改造供熱管網長度約278公里,暢通了供暖“經脈”。為保障暖流暢通,威海熱電集團充分利用停暖期對6處熱源廠、30臺鍋爐、6臺機組進行冬病夏治檢修工作,努力將影響供熱效果的不利因素逐一化解。